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...


产品中心

PRODUCT

电 话:0763-49420059

手 机:15887873489

联系人:张林欣

E_mail:88583381@qq.com

地 址: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G355(清佛公路)龙地清远清城物流园5路伟德国际大厦3号

您当前的位置是: 首页 > 产品中心 > 第二系列

第二系列

河南平顶山新华区:结合办案开展专项普法活动

发布时间:2025-11-12 23:46:32 丨 浏览次数:

  “快来看这个案例,咱们网购时看到的上万条‘好评’,说不定是‘水军’一条一条刷出来的!”8月26日清晨,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鹰城广场的暑气未消,新华区检察院的干警们已经忙着支起宣传摊、摆好手册。他们以刚办结的“网络水军”案为活教材,向过往群众细致讲解网购中的隐形陷阱。

  2021年11月,张某偶然发现部分平台投票数据可通过后台操作实现刷票,从中嗅到“商机”。随后,他以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名义搭建网络平台,承接短视频播放量、点赞数及电商平台评论量、转发量等各类“数据美化”业务,根据客户不同需求提供“按需定制”服务。

  为高效完成各类订单,张某进一步构建起分工明确的“网络水军”产业链:由技术人员开发提单软件,自动提取并整合客户需求后,对接合作刷单网站,再由分布在各地的刷单人员完成数据“美化”操作。作为产业链核心环节,张某仅需通过平台转发订单,便可轻松赚取差价。在一年半的时间里,张某非法获利50余万元。

  2023年1月,张某为扩大“业务”,通过社交平台引流,将意向人员拉进微信群传授“刷单”操作,黄某等人被“低成本高回报”吸引成为中间商,通过接口对接任务、微信支付宝结算,共非法获利9万余元。

  随着“业务量”的扩大,张某等人批量刷单行为在网络上留下了数据痕迹,这条隐藏在网络背后的非法产业链才被发现。2023年10月8日,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被警方抓获归案。2024年1月31日,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新华区检察院审查起诉。

  办案检察官一方面系统梳理涉案账户转账流水,细致绘制资金脉络图,夯实资金证据支撑;另一方面深入解析涉案刷单平台的运作模式与技术架构,结合转账记录深挖关联线索,清晰界定各犯罪嫌疑人的地位及非法经营模式。2024年6月7日,新华区检察院以涉嫌非法经营罪依法对张某、黄某提起公诉。

  “我们通过逐笔核查近万条转账记录,发现刘某、陈某长期与张某合作,承接虚假转发量、点赞量刷单任务,但二人尚未到案。”办案检察官潘晓燕介绍,2024年7月1日,该院据此依法制发补充移送起诉通知书,成功追诉刘某、陈某两名漏犯。

  2025年3月31日,法院作出一审判决,张某等4人因犯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不等,部分适用缓刑,各并处罚金。一审宣判后,张某不服,提出上诉。6月20日,二审法院作出裁定,驳回上诉,维持原判。

  案件办结不是终点。该院从8月1日开始组织检察干警开展“清朗网空间·普法护安全”专项活动,深入辖区重点企业及社区,开展“靶向式”普法宣传和专题讲座。针对群众关心的网购虚假好评、刷单陷阱等问题,检察干警结合案件实例拆解识别方法;面向企业则重点解读关于禁止非法经营的相关法律规定,明确经营中的法律红线,助力企业规范内部管理。“跟着检察院一起开展宣传后,居民主动来问防骗知识的多了,社区刷单诈骗警情明显少了,工作也更好做了。”新华区西高皇街道办事处党工委组宣统委员杨晓桐向记者说。

  截至9月10日,专项活动在辖区多个社区与重点企业开展,累计开展专题讲座十余场,发放宣传手册数千份,有效提升了群众对网络虚假流量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。

  最高人民检察院 (100726)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 (查号台) 010-12309(检察服务热线)

 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,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(chrome)、360浏览器、IE11浏览器。

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| 产品中心| 新闻资讯| 成功案例| 联系我们| 客户留言|

扫码关注我们